深圳市華典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龍華區深圳北站匯隆商務中心一號樓9樓
總機:0755-29484600 15019285948
郵箱:mail@huadior.com
追求事物的本質,是稻盛和夫的思考基準
發布日期:2019年4月25日 信息來源:華典智慧 瀏覽:36241
稻盛和夫的人生有體悟:“就像木匠一樣,傾盡一生專注于某一個領域,最終成為具備該領域高超技藝的人,其人格也同樣出類拔萃。在電視節目中我們常常能從這些人口中聽到令人嘆服的道理,為他們的人格魅力所傾倒。盡管這些身懷絕技的人領域各不相同,可是在精神深處卻都存在著相同之處。”
稻盛和夫又說:“當我們將身心傾注于某一項工作時,不僅能夠獲得精湛的技藝,而且也能夠讓我們的人格得到歷練和升華。那些技術達人或許沒有閱讀過哲學著作,他們卻能夠感知宇宙的真理,抓住事物的本質,說出令人嘆服的見解。”
是的,當我們滿心熱忱去工作時,我們就有了一顆開放的心,我們多了寬容心去看待問題,看待別人的錯誤和自己的不足,也可以從更多的維度去認知問題、分析問題、找到原因,也多了喜悅感,感到正是這些工作或難題,讓自己有了提升的機會、讓自己有了幫助同事的機會。
如果,我們帶著無奈、悲切和不情愿,在工作中,不得不對抗自己的情緒,度日如年,滿心的不舒服,感覺世界在和自己作對。這時候,哪里還有什么認真、細致、周全,更沒有辦法調動自己的全部智慧和。也許,這時候自己的相當多能量在對抗自己的不舒服感覺了,本自缺乏的智慧更加笨拙了。這也就是為什么有些不樂意的人,越發顯得愚笨的原因吧。不斷出錯、不斷笨拙、不斷不高興的人,工作、學習、與人相處,會是什么?一定結果不會太好吧。
放下包袱,接受辛勞工作(或者難對付的事情)是我們的使命,喜悅地工作、喜悅地應對視作我們的本分,這時候的工作就和打坐、參禪一樣,也能得到快樂,也能有“心流”,感覺天地之間都是屬于你的,感覺時間過得飛快。放空的自己,也是健康的自己,更是智慧的自己。
這時候,算明白了:為何稻盛和夫,這位自幼身體不好,到六十多歲還患上癌癥的老先生,卻在七十八歲去拯救破產的日航,也知道為什么他能在耄耋之年,還到處奔波去宣傳的阿米巴哲學和實學。這是因為,他從二十幾歲開始,就將辛勞工作作為上天賜予的財富和機會。
稻盛和夫從27歲創立京瓷起,就一直保持著對“常識”的警惕。“如果只是跟隨所謂的常識,那么就不需要自己思考判斷。只要經營者有一點這樣的念頭,依據原理原則的經營就不可能實行。”
在超過半個世紀的企業經營中,無論多么細小的事情,稻盛和夫都要追溯到原理原則。
在會計領域也完全一樣,稻盛和夫反對盲目地湊合會計的常識和習慣,總是要追問什么是問題的本質,并回歸會計的原理原則進行判斷。
稻盛和夫認為,常識很容易束縛人們的頭腦,讓人忽略對經營本質的思考。他還發現,這種對“常識”的迷信,存在于經營中的許多地方。
“在某些行業,銷售費用、一般管理費用占銷售額的15%, 這是常識,因為行業內各企業的銷售組織、銷售方法都大體相同。因此,新入行的企業就以相對于銷售額15%的銷售費用、一般管理費用為前提開展經營。這樣,不知不覺,這家新企業就與其他企業趨于雷同。”
“單純的模仿別的企業,輕信常識,這就等于自動放棄了從根本上思考重要的經營課題的機會——為了更有效地銷售本公司的產品,究竟該采用怎樣的銷售組織、銷售方法?”“我并不是要從根本上否定常識。問題在于,本來在 一定條件下才成立的‘常識’被當成了永遠正確的東西。在變化的經營環境中,不被這類‘常識’捆住手腳,而是透視事物的本質,不斷做出正確的判斷,非常必要。”
追求事物的本質,是稻盛和夫的思考基準,因此才誕生了后來的“阿米巴經營”以及“京瓷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