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華典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龍華區深圳北站匯隆商務中心一號樓9樓
總機:0755-29484600 15019285948
郵箱:mail@huadior.com
稻盛和夫經營十二條:以終為始-明確事業的目的和意義
發布日期:2019年6月29日 信息來源:華典智慧 瀏覽:84030
“明確事業的目的和意義”是稻盛和夫老先生經營十二條的第一條,在稻盛經營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稻盛老先生常說的“大義名分”。在西方被稱為“使命”,簡單一點就是我們常說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初心,道理淺顯易懂,我們從小就開始接受這樣的教育,但實際上很少的人或者經營者能夠真正明確事業的目的和意義。
1、東方智慧: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這是四書中《大學》的一段名言,事有終始不是事有始終,古代先賢在幾千年前就已經告訴我們,終為先,始為后,明確一個終點的目標要比事情的開始更重要,更能接近事物的本質與規律。
“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君子為什么要謹慎的培養德行?無論做哪個行業,只有經營者德行有了,才能凝聚人心,別人才會從心里追隨你,于是有了穩固的團隊,這叫“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這個土代表一切的資源,你得運用各種資源來開展經營,開拓市場;“有土此有財”,有了資源并運用好,就生財了;但是,生了財不是讓你追求奢華的個人享受,而是要像邵逸夫、曹德旺等大德商人一樣,取之社會,還要回饋社會,此為“有財此有用”,這個用就是有能力了就要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這就是“知所先后,則近道矣“,便是接近了事業與人生的本質了。
2、西方智慧:高效能人士七個習慣之以終為始
《高效能人士的七種習慣》是史蒂芬·柯維最著名的一本著作。自1989年問世至今,曾高居美國暢銷書排行榜長達7年之久,在全球70個國家,以28種語言發行,總銷量超過了1億冊,其中以終為始列于第二條高效的習慣。
有一個大家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三位泥工匠師在一個家族里做同樣一件事卻對自己的工作有不同的看法,這三個人同時在砌磚,有位路人問他們,你們在干嘛?一個人說在砌磚,另一個說在蓋房子,第三個說在建造金碧輝煌的宮殿,其中第三位泥工匠師若干年后成了卓越的建筑師。
我們也可以問自己這樣的一個問題,我在做什么?我們是在賺錢,還是在做一項事情,或是再做一件偉大的事業?這種答案對于我們的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意義。
3、如何明確事業的目的和意義
要以利他為事業原點,你做的是自己的事,只能靠自己,你做的是大家的事,大家來幫你,你做的是國家的事,國家來幫你;然后要明確公司的經營理念,經營者必須為員工物、心兩面的幸福殫精竭慮,傾盡全力,必須超脫私心,讓企業擁有大義名分。這種光明正大的事業目的,最能激發員工內心的共鳴,獲取他們對企業長時間、全方位的協助。同時大義名分又給了經營者足夠的底氣可以堂堂正正,不受任何牽制,全身心的投入經營。
魯迅曾說: “不恥最后,即使慢,馳而不息,縱令落后,縱令失敗,但一定可以達到他所向往的目標。”
只要目標是對的,不管現在身處何處,只要朝著目標一點點的努力,那么目標一定可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