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華典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龍華區深圳北站匯隆商務中心一號樓9樓
總機:0755-29484600 15019285948
郵箱:mail@huadior.com
【華典智慧】阿米巴哲學:企業存在的意義
發布時間:2020年4月8日 信息來源:華典智慧 瀏覽:3973
此次新冠疫情發生之后,許多知名企業不僅款款捐物,而且積極投身到武漢抗擊疫情的戰斗之中,例如在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過程中,可以見到聯想、菲尼克斯電氣、華為、施耐德電氣、徐工、三一、徐工、新華三、西門子、美的、海爾、TCL和GE等眾多優秀企業的鼎力支持。
李培根院士近期多次強調,企業需要革新股東權益最大化的理念。我相信,此次大疫之后,會有更多中國企業的管理者重新反思做企業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為什么做企業、企業存在的意義是什么。經濟學家弗里德曼認為利潤最大化是企業目標。這一最為企業家所接受的答案,其實只不過是道出了企業的商業目的,而不是企業存在的根據,更不是對為什么要做企業這一問題的回答。
追求利潤最大化,是企業區別于其它組織的屬性。但為什么要追求利潤最大化?利潤最大化的意義又是什么?這才是企業價值觀的核心問題。企業價值觀應該是利潤之外的東西。
經營能力猶如企業價值觀的孿生兄弟。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就有什么樣的核心競爭力。
一、企業生存更重要
企業死了,企業價值觀自然也就堅持不下去了,經營能力的積累也就沒有可能。只要法律政策環境允許,只要產業機會還存在,如果企業能持續生存,其經營能力就會發芽、成長。這種經營能力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是屬于企業每一個環節的,是在持續生存中內生出來的、融入企業各個經營環節的。
企業經營能力的培育要求把事情做對、做好,這比做大、做快更重要。稻盛和夫幾乎在每一本書中,都會講述他27歲從管理的門外漢起開始學習管理的故事。當時京瓷公司剛創立,稻盛和夫下定決心“堅持正確的做人準則,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他將從小所接受到的那些單純的規范——比如不許撒謊、不許給他人添麻煩,要正直,不得貪得無厭,不許只考慮自己私人的利益等等作為經營的方針,作為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他將這稱為“一種單純且強有力的信念”。他為什么要這樣?他的回答是:只有這樣,企業才能長久,才能對員工和他們的家庭負起責任。企業持續生存,才能使價值觀和經營能力留存下來,同步增長相互促進。
共生循環的規律主要體現在在三個層面:一,人與自己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構成自然共生循環系統;二,經營者與股東、原材料供應商、客戶、消費者構成社會共生循環系統;三,世界不同自然條件、發展程度的國家構成的國際社會共生循環系統。
阿米巴哲學的共生循環思想并不是對“人類中心論”與“原始狀態”的簡單折中。這里面包含了迄今為止解決人與自然關系問題的最好辦法。在橫向上,人類的發展必須建立在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基礎上;在縱向上,人類對自然產品的利用必須控制在使其能夠循環再生的范圍內。
三、阿米巴哲學的“利他之心”對個人對企業都如此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利他呢?人們需要做的就是,從局部和注重自己的條塊思維轉變為注重整體、看到他人利益的系統思維。僅僅盯著自己的利益,斤斤計較,會受到相關利益者的排斥而導致孤立,而運用系統的思維看到他人的利益,就可以和相關利益者合作共贏。
稻盛和夫認為,“利他”是企業經營的起點,擁有“利他之心”的企業是戰無不勝的。這里的“他”,不但代表員工、客戶,還包括供應商、股東、銀行、社區和其他利益相關者。
企業不能脫離社會孤立地發展,而是存在于一個自然的生態系統中。如果企業僅僅關注自己的利益,可以實現生存,但是一旦危機爆發,就容易毀于一旦。企業只有同相關利益者建立共贏到共生的良性關系,從“利他之心”出發,那么大家都會來幫助企業,企業也因此受益,并依靠強大的整體力量持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