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華典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龍華區深圳北站匯隆商務中心一號樓9樓
總機:0755-29484600 15019285948
郵箱:mail@huadior.com
稻盛和夫的會計七原則
發表日期:2018年8月27日 信息來源:華典智慧 瀏覽:732
稻盛和夫認為:“會計學,和京瓷獨創的‘阿米巴’經營管理模式一起,滲透到企業內部,成為京瓷快速成長的原動力之一。”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現代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和內部情境復雜多變。“企業經營者必須正確把握自己企業實際的經營狀況,在此基礎上做出正確的經營判斷。而要做到這一點,前提就是要精通會計原則以及會計處理的方法。”顯然,會計是“現代經營的中樞”。稻盛強調,如果將企業比作天空中飛行的飛機,那么會計不僅僅是告訴飛行員已經飛了多遠、多久,更重要的是告訴飛機現在面臨的狀況:高度、速度、姿勢、方向、天氣、油耗等。這一比喻,直指會計數據滯后影響經營的命門。所以,對會計一竅不通的稻盛和夫可以理直氣壯地宣稱:“不懂會計怎能經營企業!”
正因為稻盛和夫在會計上是外行,而創業和經營要求他必須弄清楚會計是什么。因此,他以“做人何為正確”為原則來考慮會計問題,不拘泥于會計制度規范,而是直逼會計的本質。隨著京瓷的發展壯大,稻盛和夫關于會計的理念和思考,逐漸系統化為“會計七原則”。
一、以現金為基礎經營
近代會計以年度為單位,從收入中扣除所有費用,就是利潤。按照會計制度,收支錢款的實際時間與其成為可核算的收益和費用的時間不一致,往往導致賬面數字與實際現金數量脫節,在企業經營實際過程中出現賬面盈利但手頭沒錢的現象。另外,有些資產在賬面上是財富,在事實上已經變成了垃圾,賬目沒錯卻沒有現錢。有些企業經營者根據賬面上的利潤進行決策,以借貸的方式籌措資金,為開拓新事業或增加生產設備進行投資。然而,依靠借貸進行投資,會直接受到市場利率、資金供需變動以及政府和銀行的政策影響,一旦銀根緊縮,企業的資金鏈就有斷裂的危險。所以,稻盛強調,企業經營必須以手頭的現金為基礎,努力提升自有資本比率,保證自己的現金流量。
二、一一對應原則
不論是在什么情況下,都必須保證錢、物和**的一一對應,尤其是賒銷和賒購,每一筆對應的是什么必須清清楚楚,不能籠統對沖。堅持貫徹一一對應原則,數據就能夠如實地反映經營事實,**上的數字累加起來,就是公司整體的真實數據,據以做出的結算報表就能夠如實體現公司現狀。
三、收入費用配比原則(或者稱為“筋肉堅實”原則)
第一,減少固定費用,降低生產成本;
第二,及時清理庫存,不能為了資產賬面上的數字好看而將已經毫無價值的東西作為財產放著;
第三,警惕固定費用的增加(包括設備費用與人工費用)大量的設備投資和非生產員工的增加,實際上是“虛胖”,必須高度警惕;
第四,靠汗水換取利潤,絕不投機;
第五,在采購方面,即用即買,絕不積壓。
四、完美主義原則
“所謂完美主義,是指不允許曖昧和妥協,所有工作都要追求完美,達至每個細節。”身為企業的經營者,不但要宏觀把握企業的發展方向,而且要了解工作的細節。“甚至可以說,部下請假的時候,自己如果不可以代替他工作,就沒有資格做領導。”對于生產、銷售目標以及研究開發的進度,都要百分之百確保實現,哪怕差一點點,也絕不通融,否則,“公司經營就會怠慢,公司內部紀律就會松弛。”對于會計統計數據,經營者要嚴格審核,不允許出現任何錯誤。經營者自身嚴格貫徹執行,完美主義原則就能夠滲透到整個公司,成為每位成員的習慣。
五、雙重確認的原則
稻盛和夫倡導“以心為本”的經營理念,他認為,人心是脆弱的,同時又是最可靠的。因為人心具有脆弱性,所以需要制度來加以約束,避免員工因為一念之差而鑄成大錯。整個管理系統都實行“雙重確認”制度,讓兩個以上的人和部門互相審核,互相確認,由此推進工作。雙重確認原則并非基于對員工的不信任,更非“人性惡”假設,而是出于防范人心脆弱的一面,“是經營者對員工的關愛之心,是不讓員工犯罪的善的信念。”
六、提高效益的原則
提高效益的方式,主要表現為阿米巴經營的“單位時間效益核算制”。“阿米巴的經營計劃、業績管理、勞務管理等所有經營上的事都由他們自己運作。”由阿米巴實現全員參與的透明經營,獨立核算。
七、玻璃般透明的經營原則
經營的透明,首先要表現為光明正大的財務,絕不可在財務上做手腳。不但高層要知道員工在干什么,而且員工也要了解高層在干什么。要保證阿米巴的良好運行,還需要公司的整體信息能夠全面準確及時地傳達到每個員工。實行阿米巴經營的前提之一在于組織成員之間互相信任,員工對領導是否信任取決于領導能否如實公布信息,并率先垂范,“經營者帶頭奮斗的身影,員工們會一目了然。”
為了做到玻璃般透明經營,稻盛和夫主張最重要的是領導者要嚴格自律,公正無私,然后將領導思考的問題,企業的現狀以及目標如實告知員工,即便有“不好的事”,也要即時如實通報。
一一對應等原則是實質條件,玻璃般透明原則是限制條件,企業經營者堅持正確的做人之道,徹底貫徹一一對應等原則。
強調公認的倫理觀念,從正確做人開始,以呵護和弘揚人性之善為基點,同時又看到人性的脆弱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