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華典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龍華區深圳北站匯隆商務中心一號樓9樓
總機:0755-29484600 15019285948
郵箱:mail@huadior.com
【華典智慧】阿米巴經營模式下的績效考核
發布時間:2019年3月11日 信息來源:華典智慧 瀏覽:98790
傳統績效考核,是通過對員工工作結果的評估來確定獎懲,以期實現對員工的激勵。
然而,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存在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傳統的績效考核過分地把員工績效改善和能力的不斷提高依賴于獎懲制度,因此帶來的消極影響表現
2、單純依賴定期的、既成績效的評估而忽略了對工作過程的控制和督導。傳統考核所關注的是結果,這也并沒有錯,但是我們放棄了過程的控制,結果已經變的沒有意義。顯而易見,對結果的評估不能改變結果本身。一個業績形成的過程如果是不可控的,起結果一定是不可靠的。但結果的產生不理想的時候,即便我們懲罰了員工,但結果并不能因此而改變。但是,如果一個業績形成的過程是可控的,結果一定的可靠的。只問過程而不問結果的績效考核方式,是懶漢的管理哲學在管理中的反映。
3、由于管理者的角色是警察,考核就是要挑員工的毛病,因此造成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對立與沖突。其實,我們的管理者更象教練。教練也在挑人的毛病,但挑毛病的目的是教你做好。由于員工的業績就是管理者的業績,教員工做好也支持了自己的業績,因此考核雙方利益是一致的,因而從根本上減少了雙方的矛盾和沖突。
4、這種只問結果不問過程的管理方式,不利于培養缺乏工作能力和經驗的資淺員工;當員工發現無法達到工作標準的時候,自暴自棄,放棄努力,或歸因于外界和其他人。
5、在工作標準不能確切衡量時,導致員工規避責任。在工作中,不可能對所以的工作全可以進行衡量,即便可以進行確切的衡量,衡量的成本可能會大于考核的收益。在對懲罰的懼怕下,只要追究不到自己的責任就是勝利,即便存在問題。
6、產生對業績優秀者的抵制情緒,使得成績優秀者成為被攻擊的對象等。由于對懲罰的恐懼和績效的相對優劣性,排斥成績優異者的動機是明顯的。
7、抓到了是我的成本,抓不到是我的收益。員工在傳統考核中存在僥幸心理,而這種僥幸心理增加了我們的管理成本。
8、傳統考核缺乏反饋系統,是開放的。 以上種種問題是傳統考核本身致命的缺陷,只要我們不改變傳統考核本身,這些缺陷就不可克服
稻盛和夫獨創的阿米巴經營“二元制”績效考核對于個人評價重點考核的是價值觀,能力是其次;也是基于組織評價與個人評價融合長期培養,短期求果的全方位考核;阿米巴經營模式的績效考核是以目標為導向,將企業要達成的戰略目標進行層層分解,通過對員工的工作表現和工作業績進行考核和分析和總結,從而改善員工在組織工作中的行為,充分發揮員工的創造力和積極性,更好地實現企業各項目標程序和方法。比如一個小阿米巴組織的項目考核,“二元制”績效考核會根據當前市場環境、項目的難易度系數、輸出人力資源等多方面進行考慮,深入貫徹考核三大原則:公平性、進步性、貢獻度。
當然,能否讓職工熱情煥發,關鍵也要看最高領導人的姿態。阿米巴經營漏斗型競爭機制,將理念排在第一位,能力與業績排在后兩位;與企業價值觀一致是考核的第一指標。能力再好,業績再好,價值觀混亂同樣被刷下來;反之,稻盛和夫則認為,一個員工就算能力業績都不好,但是一旦他和企業形成命運共同體,長久培養下去也一定會取得奇跡般的成功。
績效考核是把雙刃劍,它既可以改善組織的績效,同時也可能是組織的績效向不好的方向發展。一旦績效考核機制出現錯誤,企業內耗嚴重,價值觀不統一勢必導致經營團隊的分崩離析,甚至毀了你的企業。索尼就是在這里栽倒的一只大象,試想一下,如果索尼當時運用的是阿米巴經營或及時修正采用阿米巴經營,那么索尼現在一定不是單純進行利益分配,能力績效考核;而是促進企業與員工的共同成長。通過考核發現問題、改進問題,找到差距進行提升,最后達到雙贏。那么,今天的索尼或許還能如56年從不虧損的京瓷一般,延續經營神話。
績效考核是一個有計劃、有準備、有指導、有溝通的循環過程,既重視結果,亦重視行為。
績效考評系統是企業里最直接體現經營理念的一套制度系統,也是與全體員工息息相關的一個落地系統,員工實際收獲和是否身體力行是最能夠體現出考評系統的合理性。因此,企業需要以阿米巴管理模式的經營理念來指導績效考評系統建立,其主要的核心體現在阿米巴管理模式的目的在于“人才培養”與“循環改善”,如果不能在實際運用中完美實現這兩點,那么企業的績效考核只能流于形式,沒有對企業起到應有的作用。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越來越復雜和動蕩的世界經濟時代;
沒有一種商業模式是長存的;
沒有一種競爭力是永恒的;
沒有一種資產是穩固的;
只有不斷更新思維定勢,跟上時代步伐,不要讓時代有淘汰你的機會,才能有資本站在風口浪尖與對手“華山論劍”
作為一個企業的老板,開啟全員經營時代,讓員工以老板的心態經營企業,才是企業最佳選擇和出路。